我们是西安高新区招商臻境小区的业主。自2023年收房至今,小区适龄儿童的学区问题始终像一块巨石压在心头——两年间,高新区划分结果一次比一次让人费解:
一、2023年:全片区唯一入住小区被“抛弃”,空楼盘成“学区房”
2023年小区交房时,周边无任何已交付楼盘,甚至连工地都还在施工。但高新区教体局却把我们划到了几公里外的学校,反而将尚未动工的碧桂园云墅小区、中海学仕里楼盘等规划项目划入学区(附当年划分文件截图)。我们拿着购房合同去咨询,得到的答复是“按规划来”,但规划里的房子连地基都没打,我们的孩子却面临无学可上的困境。
二、2025年:西太路成“楚河汉界”,近在咫尺的学校成了“别人家的学区”
今年学区划分以西太路为界,我们小区被划至几公里外的高新21小和高新第5初级中学,而直线距离仅553米的31小、11初却划归路西。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教体局始终不肯公开划分依据:不公布周边人口摸底数据;不说明31小、11初的学位容量;不解释西太路划界的“就近原则”如何体现(附小区到两校的距离对比图)。
业主们打了无数次电话(12345),得到的只有“就这么划了,给你通知一下”的敷衍。
三、我们的疑问
根据教育部“阳光招生”政策,学区划分应公开透明,但高新区教体局的操作却处处透着诡异:
1. 为什么2023年放着唯一入住的小区不划,非要划“空气学区”?
2. 为什么2025年不肯公布任何测算数据,让业主像“蒙眼猜谜”?
3. “就近入学”,在高新区教育体育局这里完全就是一句空话?
四、我们的诉求
我们不是无理取闹,只是想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学。如今孩子每天要多花1小时通勤,安全隐患谁来担?我们不求特殊照顾,只要求:
公开2023-2025年学区划分的全部依据文件;
解释西太路划界的科学标准;
重新审核划分方案,让“就近入学”不是一句空话。
附件:
• 2023年学区划分文件(标注空小区);
• 2025年划分通知及距离对比图;
• 业主与教体局沟通录音(体现拒绝公开);
我们曾向高新区教体局多次反映,却始终得不到正面回应。如今只能寄望媒体的关注,恳请《民生热线》栏目介入调查,帮我们这些普通家长问问:孩子的上学路,为何走得这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