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区常住人口已突破100万,经济、文化繁荣,但高等教育资源却相对匮乏,不仅无法与经济、人口地位相匹配,也严重滞后于省内外兄弟城市,高等院校亟待扶持和扩充:咸阳,拥有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咸阳师范学院等6所本科院校及7所专科学校;绵阳,拥有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等5所本科和6所专科;包头,拥有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包头医学院;吉林,拥有东北电力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北华大学等5所本科;柳州,广西科技大学、柳州职业技术大学、柳州工学院3所本科;天水,天水师范学院(即将更名成功)、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大学3所本科。
据此,我对宝鸡市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整合市内医学高教资源,成立宝鸡大学(宝鸡文理学院)医学院
根据卫健委要求,当前国内专科层次医学高等教育日趋严控乃至取消。西京助产学校-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目前正值宝鸡文理学院建设新校区及冲大之际,应以宝职院医学院为基础成立宝鸡大学(宝鸡文理学院)医学院,并划拨1-2所三级医院作为直属教学医院,在更好服务地方医疗的同时完善宝鸡文理学院学科体系、扩大办学规模。
2)支持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升格宝鸡职业技术大学,支持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扩大办学规模、纳入省级第二批“双高计划”建设高校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合并7所重点中专,办学规模较大、实力在全省市属高校中位居前列且被纳入省级“双高计划”建设高校C档,应重点扶持其升格职业本科,提升生源质量。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区占地面积广,与宝鸡“45511”产业体系联系密切,应支持其扩大办学规模,服务地方产业经济。
3)支持宝鸡三和职业学院、宝鸡中北职业学院扩大办学规模,改善硬件设施,打造蟠龙大学城
这两所高等院校成立较晚,校园占地面积狭小,应当扶持其适当扩大规模。
4)支持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陕西省第二商贸学校、宝鸡技师学校、宝鸡铁路技师学校、陕西亚太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省、市属及民办中专扩大校区面积,适时提升办学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