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博物馆员工在碑林上随意黏贴字画、出售

丁丁
2019-10-10 15:22
点击数:

今天到碑林博物馆进行参观,看见博物馆里的员工在碑林上随意黏贴字画,出售。个人认为对文物的保护是不严肃的,而且有损害性。当场也进行了询问,得到的回答是政府同意的,是真的这样吗?

[此内容为网友反映问题,不得转载。]
[如需回复网友留言,请将调查结果加盖公章后传真至029—85257538,并将电子版回函发至2425048306@qq.com。联系电话:029-85258414。]
·
·
·
已受理 2019-10-10 15:22
已转交 2019-10-14 11:33
已反馈 2019-10-14 11:34
已反馈 2019-10-14 11:34
您的留言相关部门已办结反馈,感谢对西部网《民生热线》的支持!
已反馈
游客担心拓印碑文损害文物 西安碑林:碑板是翻刻的 不影响
记者调查
2019-10-14 11:34

“西安碑林里有工作人员在拓印石碑,会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害?”日前,西部网民生热线栏目接到游客投诉询问,反映碑林里工作人员拓印石碑的情况。今天(10月12日),西安碑林回复称,游客所见的拓印碑板是专为书法爱好者翻刻的,对文物没有影响。

外地游客:碑林石碑拓印会不会造成文物损害?

近期,在江苏丹阳,多名大学师生因盗拓南朝陵墓石刻引发争议。据了解,这些拓印行为未经文物部门许可,属于非法拓印,相关人员也受到了相应处罚。

无独有偶,近日,游客“丁丁”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参观游览时,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石碑上拓印书法作品,一旁还设有拓本的销售。工作人员告诉“丁丁”,拓印行为得到了政府许可。而“丁丁”却认为,这种拓印行为对文物的保护是不严肃的,而且有损害性。

根据“丁丁”发布的现场照片记者看到,西安碑林博物馆工作人员正在对面前的四尊石碑进行拓印,石碑名为《米芾四幅屏诗碑》,碑上镌刻的是唐代诗人林宽的五言诗《省试腊后望春宫》,由北宋书法家米芾行书所写。

西安碑林:不会构成损害 反而会起到保护作用

10月12日,碑林博物馆针对游客的质疑给出了进一步的说明。工作人员解释,《米芾四条屏》及馆内大部分碑石,均采用陕西省富平县特产青石所刻,碑石质地细腻坚韧,色泽乌亮,表面光洁少瑕,且耐酸碱,耐寒热,耐风化,自古便是刻碑的首选。工作人员正在拓印的石碑是清代末期专为书法爱好者翻刻的碑板。

工作人员说,在专业拓工的操作下拓印,对碑体损伤极小,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在碑石表面形成包浆,阻断碑面与空气接触,形成保护膜,防止碑石表面风化。也就是说,正确的拓印姿势不仅不会对碑体构成损害,反而会起到保护作用。

而且碑林博物馆内销售的拓片,均为现代复刻碑石拓印,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西安碑林博物馆也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拓印制度及馆内《拓印生产及管理制度》,每日有专人对拓印及所拓碑石进行管理和保护。

国家规定:元代以后的文物可以使用原件拓印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3年,西安碑林博物馆就曾回应过这一问题。彼时,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著名碑帖专家陈根远向本地媒体表示:在碑林博物馆内,允许锤拓的碑刻都集中在第四室,主要是明清时期石碑和之前各朝代名碑的翻刻版或重刻版,而第一、二、三室内的唐代及以前的重要碑刻都有玻璃罩保护,一律禁止锤拓。

据了解,2011年,国家文物局发布《文物复制拓印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复制、拓印文物,不得对文物造成损害。其中提到:“为科学研究、陈列展览需要拓印文物的,元代及元代以前的,应当翻刻副版拓印;元代以后的,可以使用文物原件拓印。在文物原件上拓印的,禁止使用尖硬器具捶打。”

西安碑林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拓印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书法赖于流传的基石,是千百年来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数字化普及的今天,很多人已经不再了解这门古老的手工技艺。西安碑林博物馆在第四展室进行拓印表演,这不仅是对古老技艺的传承,更是弘扬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的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的文化,它的价值不单体现在传承人创作的作品上,更在于传承人所拥有的技艺、技术。

发表您的看法
网上昵称:
发言主题:
发言内容:
提交
跟帖留言

现在还没有评论!

更 多 0/0
我要留言
  • 密码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单位用户登录

登录

登录

注册账号

  • 新用户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

根据《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留言须实名认证,本平台将严格保护用户隐私。
  • 找回密码

确认修改密码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