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六大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陕西科技创新中心
陕西六大工研院成立几年以来,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但项目比较分散,没有体现出一定的合力,没有战略性的项目。原因一,经费缺乏二。产业转化经验不足。三。单打独斗,没有形成拳头。
陕西省虽然研究院所众多,科研人员全国前几名,这些科研机构绝大多数都是属于央企。由于不是主管单位,除了吃喝拉撒以外,陕西省对这些科研院发展上没有多大话语权,所以形成了看起来陕西省科技实力强大,但对科技产业的推动发展不显著的奇怪现象。
在非央企业的研究院中,有一个例外,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这是一个在新材料领域具有强大研发实力,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丰富经验,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管理先进的非常优秀的省属研究院。
所以,建议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为主体,将陕西省科技资源中心,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陕西省六大技术研究院进行整合,成立陕西省工业技术研究总院。将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企业管理,资金募集等诸多经验应于整个工研院发展。把工研总院打造为陕西省真正的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领航者,科技企业的生产中心,科技企业CEO生产基地。
同时对于大战略性项目,众多研究院可以协同开发。陕西工业技术研究总院下设,材料院,电子院,能源化工院,循环经济院,轻工业院等专业研究院,和产业学院,产业服务中心,信息中心等服务机构,和联合实验室,中试基地,产业孵化基地等。
参考台湾工研院定位,陕西工业技术研究总院定位如下:
一.研发创新前瞻科技和陕西省战略产业的系统技术。
工研院应该成为陕西科技龙头号和创新引擎,针对科技发展方向,研发具有前瞻性的技术,推动陕西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针对陕西省的产业特点,对陕西省战略产业优势产业研发先进的系统性的生产技术,检测,管理技术。比如,能源化工,太阳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新材料,精密数控机床,高端汽车电子系统,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新型电池等等。
二.做为省内高校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及技术集成,转化平台。
工研院实开放的研究和管理模式, 紧紧依靠省内众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成为省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集成,转化平台。工研院和高校合作集成研发和转化科技成果,创办企业,形成一批工研院产业和高校控股参股的产业集团,同时鼓励科技人员创业。
三.成为省内企业技术服务平台
为省内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技术咨询服务,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企业服务网络,在地级市成立企业服务中心,除了和企业联合研发、受企业委托解决技术瓶颈外,还开展有中小企业参加的各种技术研讨会,对企业进行策略性辅导、产品性能分析、认证和检验,还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培训等多方位的服务。
四.孵化高技术型企业。
工研院的定位即着重于产业技术研发,研发项目来源于工研院,政府和产业界,获得的技术成果进入企业孵化中心孵化或设立公司进行转化和生产。
五.促进陕西高科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前沿技术研发,企业技术服务,科技资源集成,技术成果转化,科技管理人才培养。使得陕西省科技产业能够持续,健康的茁壮成长。
如果工研院在未来数年内能够成功达到以上目标,不管对于陕西产业发展,升级,科技创新,经济发展起到强烈的带动作用,甚至对于国家和民族也是功不可没。
有如下建议:
一.建议工研总院组织结构为陕西工业技术研究与发展总院,下设专业研究院,科技服务中心(站),产业学院。
专业研究院为:材料研究院(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为主体),机械与仪器研究院,电子研究院,能源化工研究院,轻工业研究院,医疗研究院等。
各个研究院下面设立研究所,研究所以工研院领导,高校和其它科研院所参与合作建设。
举个例子:在电子研究院下:西电可以参与建设通迅研究所,西工大可以建立软件研究所。机械与仪器:交大可以建立传感器研究所,西安理工大可以建立数控机床研究所等等。各专业研究院层次分为国家级,省级研究院,管理上由工研总院统一领导,工研总院属于省科技厅领导。
企业科技服务中心:提供产品检测,技术咨询,各种品质管理体系培训和认证。这些服务项目以成本价格为企业提供。在西安建立科技服务中心,各地市为科技服务站。
产业学院:如软件学院,管理学院。主要是培养管理型人才,和提高实际操作服务。
二.在研究项目上,
1),项目是由工研总院内的各研究所根据自己的研发实力和市场需要提出。小项目由工研总院批准,大项目由科技厅批准。研发成功以后,由工研院注册公司,推出市场,生产线设备,厂房等需要资金由工研院自筹,或者寻找投资人,或者风险基金。
公司注册和生产基地是在陕西境内。
2),企业提出研发项目,工研院配合研发。工研院原则上报给企业的研发服务原则上是略高于成本,或者成本价格。这个企业是指工研院会员企业,注册地是在陕西省境内,研发的项目生产也是在陕西境内。项目研发成功后,企业享有技术权。
3),项目高校提出,工研院配合研发。工研院给的研发服务原则上是成本价格。技术转化是在陕西省境内。知识产权是由高校和工研院共有。
4),大的战略性研发项目由陕西省科技厅,发改委等政府部门提出,工研院做为项目研发主体,高校和其它研究所参与。项目实施基地在是陕西省内。台湾的工研院的的大型项目基本上是政府提出。
三.给予充足的研发经费。台湾工研院和韩国科技研究院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推动了台湾和韩国科技发展,经济发展,在于台湾和韩国的工研院成立30多年以来,政府的充足的研发经费不无关系。台湾韩国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经济体,向一个深刻影响和推动全球科技链条的科技国。工研院的经费,主要源于政府划拨,产业界的项目服务开发两大部分,未来还下属企业经济利润和上市,风险投资。工研院在初创,培育期,政府专项资金拔款将是主要资金来源。
在步入稳定发展阶段以后,企业项目,和工研院企业资金将成为主要资金来源。中国现在产业发展迅猛,如果因为经费不足而错过很多发展机会就很可惜了。后面就再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在科技发展方面陕西不能再等了。陕西做为科技资源大省,但在科技研发投入方面却是比较少,这样下去陕西的科技优势未来就会消失。所以,强烈建立把把工研总院的经费纳入陕西省每年的财政支出经常项目。把工研院经费做为教育发展,基础建设,生活改善的一部分。
建议每年拿出40~60亿给工研院做为陕西省的科技创新发展经费。省财政固定支出一部分,做为工研总院研发中心,中试平台建设费用,和小企业服务,产业学院支出补偿。
另外一部分经费由象延长,煤化,有色等省内大型企业以科技项目经费加入,工研总院的项目完成研发中试孵化后,大型提供的经费转化为公司的股份。待公司在创业板上市以后,工研院和延长等这些股份也可以考虑退出,加入新的创新项目研发,这样就形成一个资金大循环。
四.建立产业学院;
培养研发管理,项目管理,品质管理,生产管理,产业发展管理,设计管理,创意管理等管理人才专业技术研发人才。西北工业技术学院海天软件培训学校就是很好发展方向。不光是专业技术培训,更重要在管理技术方面给产业界培养领军人才,管理人才,成为总经理制造基地。
五.建立科技产业实验和中试基地和孵化基地。
目前在建的陕西科技资源中心可以做为工研总院的研发平台和企业科技服务中心。
在西安高新区或者航天基地成立工研院建立一个大的实验中试和孵化中心。工研院的技术从实验室到中试到推向市场形成一个链条。
六.引进国在欧美国家重点研究的工作的留学人才担当工研院项目负责人。必要时送工研院科技人才出国培训,学习国外研究院和科技企业的企业管理,研发管理,生产管理流程。
七.在西安建立主根研究院,在宝鸡榆林咸阳建立分院,针对每个地市的产业和资源特点,在各地级市建立不同的产业服务中心。以便更好的服务当地企业。
八.工研院培育的科技企业优先在创业板上市。因为现阶段省内民营企业实力较弱。所以工研院在民营企业较难拿到研究项目。所以,对于发展比较好,投资不大的小项目。工研院考虑自己筹集资金把产品推向市场。政府在企业融资,风险投资,创业板上市方面
做出支持和引导。
未来发展期望:
一. 每年政府提出最少一个战略性研发项目,每年企业提项目占到15个以上。工研院5年内培育出30~50家科技型企业。
二. 通过技术研发管理,项目孵化,产业学院等环节,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项目管理人才。鼓励这些人才走出高校,研究所创办科技型企业,工研院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为这些人才提供技术平台,提供孵化平台。让工研总院成为陕西省的CEO,总经理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