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六大技术研究院 打造陕西科技创新中心

顺阳
2011-02-09 08:58
点击数:

整合六大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陕西科技创新中心

陕西六大工研院成立几年以来,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但项目比较分散,没有体现出一定的合力,没有战略性的项目。原因一,经费缺乏二。产业转化经验不足。三。单打独斗,没有形成拳头。

陕西省虽然研究院所众多,科研人员全国前几名,这些科研机构绝大多数都是属于央企。由于不是主管单位,除了吃喝拉撒以外,陕西省对这些科研院发展上没有多大话语权,所以形成了看起来陕西省科技实力强大,但对科技产业的推动发展不显著的奇怪现象。

在非央企业的研究院中,有一个例外,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这是一个在新材料领域具有强大研发实力,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丰富经验,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管理先进的非常优秀的省属研究院。

所以,建议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为主体,将陕西省科技资源中心,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陕西省六大技术研究院进行整合,成立陕西省工业技术研究总院。将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企业管理,资金募集等诸多经验应于整个工研院发展。把工研总院打造为陕西省真正的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领航者,科技企业的生产中心,科技企业CEO生产基地。

同时对于大战略性项目,众多研究院可以协同开发。陕西工业技术研究总院下设,材料院,电子院,能源化工院,循环经济院,轻工业院等专业研究院,和产业学院,产业服务中心,信息中心等服务机构,和联合实验室,中试基地,产业孵化基地等。

参考台湾工研院定位,陕西工业技术研究总院定位如下:

一.研发创新前瞻科技和陕西省战略产业的系统技术。

工研院应该成为陕西科技龙头号和创新引擎,针对科技发展方向,研发具有前瞻性的技术,推动陕西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针对陕西省的产业特点,对陕西省战略产业优势产业研发先进的系统性的生产技术,检测,管理技术。比如,能源化工,太阳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新材料,精密数控机床,高端汽车电子系统,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新型电池等等。

二.做为省内高校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及技术集成,转化平台。

工研院实开放的研究和管理模式, 紧紧依靠省内众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成为省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集成,转化平台。工研院和高校合作集成研发和转化科技成果,创办企业,形成一批工研院产业和高校控股参股的产业集团,同时鼓励科技人员创业。

三.成为省内企业技术服务平台

为省内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技术咨询服务,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企业服务网络,在地级市成立企业服务中心,除了和企业联合研发、受企业委托解决技术瓶颈外,还开展有中小企业参加的各种技术研讨会,对企业进行策略性辅导、产品性能分析、认证和检验,还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培训等多方位的服务。

四.孵化高技术型企业。

工研院的定位即着重于产业技术研发,研发项目来源于工研院,政府和产业界,获得的技术成果进入企业孵化中心孵化或设立公司进行转化和生产。

五.促进陕西高科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前沿技术研发,企业技术服务,科技资源集成,技术成果转化,科技管理人才培养。使得陕西省科技产业能够持续,健康的茁壮成长。

如果工研院在未来数年内能够成功达到以上目标,不管对于陕西产业发展,升级,科技创新,经济发展起到强烈的带动作用,甚至对于国家和民族也是功不可没。

有如下建议:

一.建议工研总院组织结构为陕西工业技术研究与发展总院,下设专业研究院,科技服务中心(站),产业学院。

专业研究院为:材料研究院(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为主体),机械与仪器研究院,电子研究院,能源化工研究院,轻工业研究院,医疗研究院等。

各个研究院下面设立研究所,研究所以工研院领导,高校和其它科研院所参与合作建设。

举个例子:在电子研究院下:西电可以参与建设通迅研究所,西工大可以建立软件研究所。机械与仪器:交大可以建立传感器研究所,西安理工大可以建立数控机床研究所等等。各专业研究院层次分为国家级,省级研究院,管理上由工研总院统一领导,工研总院属于省科技厅领导。

企业科技服务中心:提供产品检测,技术咨询,各种品质管理体系培训和认证。这些服务项目以成本价格为企业提供。在西安建立科技服务中心,各地市为科技服务站。

产业学院:如软件学院,管理学院。主要是培养管理型人才,和提高实际操作服务。

二.在研究项目上,

1),项目是由工研总院内的各研究所根据自己的研发实力和市场需要提出。小项目由工研总院批准,大项目由科技厅批准。研发成功以后,由工研院注册公司,推出市场,生产线设备,厂房等需要资金由工研院自筹,或者寻找投资人,或者风险基金。

公司注册和生产基地是在陕西境内。

2),企业提出研发项目,工研院配合研发。工研院原则上报给企业的研发服务原则上是略高于成本,或者成本价格。这个企业是指工研院会员企业,注册地是在陕西省境内,研发的项目生产也是在陕西境内。项目研发成功后,企业享有技术权。

3),项目高校提出,工研院配合研发。工研院给的研发服务原则上是成本价格。技术转化是在陕西省境内。知识产权是由高校和工研院共有。

4),大的战略性研发项目由陕西省科技厅,发改委等政府部门提出,工研院做为项目研发主体,高校和其它研究所参与。项目实施基地在是陕西省内。台湾的工研院的的大型项目基本上是政府提出。

三.给予充足的研发经费。台湾工研院和韩国科技研究院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推动了台湾和韩国科技发展,经济发展,在于台湾和韩国的工研院成立30多年以来,政府的充足的研发经费不无关系。台湾韩国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经济体,向一个深刻影响和推动全球科技链条的科技国。工研院的经费,主要源于政府划拨,产业界的项目服务开发两大部分,未来还下属企业经济利润和上市,风险投资。工研院在初创,培育期,政府专项资金拔款将是主要资金来源。

在步入稳定发展阶段以后,企业项目,和工研院企业资金将成为主要资金来源。中国现在产业发展迅猛,如果因为经费不足而错过很多发展机会就很可惜了。后面就再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在科技发展方面陕西不能再等了。陕西做为科技资源大省,但在科技研发投入方面却是比较少,这样下去陕西的科技优势未来就会消失。所以,强烈建立把把工研总院的经费纳入陕西省每年的财政支出经常项目。把工研院经费做为教育发展,基础建设,生活改善的一部分。

建议每年拿出40~60亿给工研院做为陕西省的科技创新发展经费。省财政固定支出一部分,做为工研总院研发中心,中试平台建设费用,和小企业服务,产业学院支出补偿。

另外一部分经费由象延长,煤化,有色等省内大型企业以科技项目经费加入,工研总院的项目完成研发中试孵化后,大型提供的经费转化为公司的股份。待公司在创业板上市以后,工研院和延长等这些股份也可以考虑退出,加入新的创新项目研发,这样就形成一个资金大循环。

四.建立产业学院;

培养研发管理,项目管理,品质管理,生产管理,产业发展管理,设计管理,创意管理等管理人才专业技术研发人才。西北工业技术学院海天软件培训学校就是很好发展方向。不光是专业技术培训,更重要在管理技术方面给产业界培养领军人才,管理人才,成为总经理制造基地。

五.建立科技产业实验和中试基地和孵化基地。

目前在建的陕西科技资源中心可以做为工研总院的研发平台和企业科技服务中心。

在西安高新区或者航天基地成立工研院建立一个大的实验中试和孵化中心。工研院的技术从实验室到中试到推向市场形成一个链条。

六.引进国在欧美国家重点研究的工作的留学人才担当工研院项目负责人。必要时送工研院科技人才出国培训,学习国外研究院和科技企业的企业管理,研发管理,生产管理流程。

七.在西安建立主根研究院,在宝鸡榆林咸阳建立分院,针对每个地市的产业和资源特点,在各地级市建立不同的产业服务中心。以便更好的服务当地企业。

八.工研院培育的科技企业优先在创业板上市。因为现阶段省内民营企业实力较弱。所以工研院在民营企业较难拿到研究项目。所以,对于发展比较好,投资不大的小项目。工研院考虑自己筹集资金把产品推向市场。政府在企业融资,风险投资,创业板上市方面

做出支持和引导。

未来发展期望:

一. 每年政府提出最少一个战略性研发项目,每年企业提项目占到15个以上。工研院5年内培育出30~50家科技型企业。

二. 通过技术研发管理,项目孵化,产业学院等环节,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项目管理人才。鼓励这些人才走出高校,研究所创办科技型企业,工研院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为这些人才提供技术平台,提供孵化平台。让工研总院成为陕西省的CEO,总经理制造基地。

[此内容为网友反映问题,不得转载。]
[如需回复网友留言,请将调查结果加盖公章后传真至029—85257538,并将电子版回函发至2425048306@qq.com。联系电话:029-85258414。]
·
·
·
已受理 2011-02-09 08:58
已转交 2011-02-09 08:58
已反馈 2011-02-23 14:34
已反馈 2011-02-23 14:34
您的留言相关部门已办结反馈,感谢对西部网《民生热线》的支持!
已反馈
专访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权永生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11-02-23 14:34

专访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权永生

导读:通过自主创新平台建设、产业创新服务建设、产业联盟建设、继续推动工研院建设和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等措施来推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文/记者 刘斯斯

“十一五”以来,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工程,陕西省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53%,位居全国第8位——陕西省发改委主任权永生在接受《中国投资》采访时表示。

权永生表示,为了实现依靠科技创新推动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陕西省还将紧紧抓住我国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机遇,依靠科技资源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自主创新平台建设、产业创新服务建设、产业联盟建设、继续推动工研院建设和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等措施来推动全省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区域创新能力建设

取得阶段进展

《中国投资》:具体来说,这几年陕西发改委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权永生:第一,出台了《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例》。为加快发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例》已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10年8月1日起施行。《条例》将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化全过程纳入法制化管理,从宏观指导、政策扶持、资金支持、项目管理、人才引进和培养、开发区和基地建设等方面为加快发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法律保障。

第二,完善政策规划,支持创新能力建设。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为加快构建和完善具有陕西省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提升产业技术水平,陕西省发改委制定了《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加强省级自主创新平台的动态管理,陕西省发改委制定了《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和《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评估办法》,为整合各方资源,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推动创新能力和产业链建设,陕西省发改委还制定了《陕西省高技术产业联盟建设指导意见》。

第三,突出新兴产业,支持技术创新。2010年,国家发改委批准了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安航空动力控制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等2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围绕加快培育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要求,依托骨干企业,通过产学研联合,组建了陕西省高性能碳纤维制造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航空材料工程实验室等30多个省级创新平台。对业绩突出的组织争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目前,国家发改委已批准陕西省煤制化学品、晶体生长设备及系统集成、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及测量等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第四,政府资金引导,完善设施功能。为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对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引导作用,支持创新平台建设。从2009年开始,陕西省发改委每年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1200万元支持创新能力建设,扶持省平板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省生态建筑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省高性能碳纤维制造及应用工程中心和省煤制化学品工程研究中心等14个平台完善基础设施。2010年,陕西省发改委共安排资金1250万元,支持省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与应用工程中心、省生物材料工程中心、省集成电路工程中心等9个平台的建设。

第五,正式启动创新城市发展工作。2010年1月,国家发改委批复西安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5月,陕西省发改委会同西安市发改委组织编制了《西安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发展规划》上报国家发改委。2010年11月,西安市政府出台了《西安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工作实施方案》,试点改革工作全面推进。

《中国投资》:那么这些年来陕西省创新能力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果?

权永生:“十一五”以来,创新型陕西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第一,自主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增强。

一是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术领域通过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不仅使卫星导航、超导材料、超高压输变电等领域的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且加速了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等一批自主创新成果的转化,形成了若干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如由西安炬光科技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技术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长期以来的技术封锁,形成了民族品牌。

二是传统产业自主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领域通过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提升了产业的技术水平。如陕西新兴煤化工公司建成了国际上首套万吨级DMTO(甲醇制取低碳烯烃)和DMTO二代工业化试验装置,奠定了由万吨级工业化试验装置一步放大到百万吨级大型DMTO生产装置的工业技术基础,极大地促进了陕西省陕北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三是社会事业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通过加强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创新能力建设,孵化了一批科技成果。如第四军医大学研制的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用于治疗肝癌的抗体靶向药物碘美妥昔单抗注射液(利卡叮)已在国内实现产业化。

第二,科学技术发展能力逐步提高。2006-2009年,陕西省通过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基础研究设施与实验条件,提升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2009年,R&D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2.32%,科技重大专项和计划稳步推进,科技成果大量涌现。2006-2009年,陕西省地方登记的科技成果累计达到2427项。全省专利申请量累计达41684件,连续4年增速保持在30%以上。一批自然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科技前沿领域的科技成果和发展能力在国内占有重要位置。

第三,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十一五”期间,新组建了4个工业研究院、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8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科技资源中心,聚集了一批高技术人才和研发团队,有16人被列入国家“千人计划”。至2009年,全省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国家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3家。2009年,陕西在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中居第12位,西部地区第2位,均高于经济总量排名。

第四,科技园区和工业研究院建设取得成效。以西安高新区为代表的科技园区迅猛发展,可以说是陕西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取得成效最好的例证。西安高新区作为国务院确定建设的6个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之一,2010年园区营业收入超过320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增长速度连续十几年都在30%以上。科技成果孵化工作在全国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起步较早,孵化成效比较好,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开发区齐名,已经建立起了国际一流的孵化器集群。为了解决科研成果与产业化“两张皮”的问题,依托重点大学,吸收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参加,以开展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究、集成与开发为目标,先后组建了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陕西电子工业技术研究院等6个省级工业技术研究院,总体运行情况良好。

突出自主创新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中国投资》:当前,陕西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

权永生:目前,陕西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区域自主创新支撑体系的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有待加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定位不清晰,建设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创新政策不成体系,落实不到位。

二是科学、健全、高效的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急需完善。公共科技设施的开放共享和产业研发设施建设中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仍然存在,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在科技创新公共资源共享方面还存在很多障碍。

三是产业共性技术供给能力相对薄弱。企业创新投入普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普遍不高,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亟待进一步加强。

四是产、学、研、资一体化结合不够紧密。缺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紧密合作、共同发展的合作创新机制,面向经济建设、解决产业发展关键问题的技术创新明显不足。

《中国投资》:2011年,陕西省将依循哪些思路继续开展自主创新工作?

权永生: 2011年,陕西省将围绕调结构、转方式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要求,着力突出自主创新,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实现重点领域新突破。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自主创新平台建设。一是在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二是加快组建陕西省生物医药研究院,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升陕西省新药创制整体水平。三是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建设省物联网、真空电气、生物农药等一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

第二,产业创新服务建设。以增强中小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创业为目标,启动建设激光器、新材料、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园区,加强生物基地、新材料基地、航空基地、航天基地、软件基地等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产业链构建和企业发展的科技服务中心,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三,产业联盟建设。立足产业技术创新需求,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间的合作,加快组建民用卫星应用、物联网、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联盟,搭建产业聚集发展平台,开展联合攻关,制定技术标准,共享知识产权,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构建支撑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战略联盟。

第四,加快推进西安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按照国家发改委要求,加快推进西安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园区,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环境,大力培育发展自主创新型企业,为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第五,继续推动工研院建设和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加快工研院与企业的联合、融合,推动企业重大技术需求升级,加速成果转化,推动工研院企业化运作步伐,实现自我发展,把工研院建成成果孵化、技术开发、融资担保的公共开放平台。

第六,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在我省具有优势的航空航天、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组织实施新舟700先进涡桨支线飞机研制、西安软件新城、高功率半导体激光产业园、特种材料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激光、钛及钛合金、高性能碳纤维、集成电路、民用卫星等产业链建设,培育新的增长点。

发表您的看法
网上昵称:
发言主题:
发言内容:
提交
跟帖留言

现在还没有评论!

更 多 0/0
  • 密码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单位用户登录

登录

登录

注册账号

  • 新用户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

根据《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留言须实名认证,本平台将严格保护用户隐私。
  • 找回密码

确认修改密码

返回登录